以“自身造血”激活發展生命力——第三客運公司半年工作回眸
以“自身造血”激活發展生命力
——第三客運公司半年工作回眸
2014上半年,第三客運公司緊跟集團改革創新步伐,以“主攻優勢資源,激活自身血液、創新生產外延”為主線,以降本增效為手段,充分挖掘和培育潛力股、以剛柔并濟的“契約管理”為保障,持續實現了公司收益的穩步攀升。
一是轉型升級新晉板塊。包車商務部以“服務營銷”為手段,不斷深入政府、企事業單位及各大廠礦企業,足跡遍布內蒙古、北京、山西、陜西、河北、湖北、寧夏、甘肅、四川、青海、三亞等城市;開通了重汽、路橋公司、濟南煙廠等單位通勤班車10部,實現收入80余萬元,以強勁的發展姿態成為公司扶持的新晉效益板塊。
二是創新嘗試“公交化運營、班線化管理”。1月1日借力政府全力推進濟萊協作區建設之際,成立了濟萊城際快客公司。惠民的票價、便捷的乘車方式大大激發了市場活力,日均流量由300余人次上升到了900余人次,實現了長途客運與市內公交的優勢互補。
三是節能降耗量化成果初現。繼去年濟濱線路公司調整燃油定額和駕駛員工資結構,年減少成本26萬余元之后,濟濱線路再次深挖內潛,針對車輛油料定額高、用量高、駕駛員每月燃料扣款高的“三高”情況,通過“隨車行”活動,及時調研查找出了癥結所在,更換了不合格加油站,油價降低了0.2元/公升、每車定額下調了
四是將經濟契約和心理契約緊密結合,全力推進效益提升。經濟契約即制度支撐:今年4月,制定并試行了《第三客運公司勞動管理辦法》,以剛性的制度建設杜絕了制度不嚴、無章可循、有章不循、違章不究的松散現象;心理契約即情感管理:公司將困難救助金發放至困難職工手中,購置了20余本專業工具書充實黨員群眾學習室,組織了登山探寶、慶七一文藝匯演等集體活動,及時發放各項福利及勞保用品,組織全體駕駛員、在崗職工進行健康體檢,充分利用黨群和工會工作,全面提升職工幸福指數,真正將發展成果惠及到了每位員工。
(井超)